
馬來西亞積極推動碳捕捉、利用與封存(CCUS)技術,並將於3月提交相關法案,以建立監管框架與促進產業發展。政府計畫在2030年前建設三座CCUS中心,總封存能力達每年1,500萬噸。TA Securities預測,馬來西亞CCUS產業5年內將吸引超過100億美元(約新台幣3,200億元)投資,並在未來30年創造20萬個工作機會。國際合作熱絡,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(Petronas)已與阿布達比國家石油公司(ADNOC)及英國Storegga聯手開發Penyu盆地碳封存項目。馬來西亞具備良好地質條件與油氣產業基礎,有助於發展CCUS技術。然而,市場需求、投資成本及監管挑戰仍需克服。隨著政府積極支持與國際資本投入,馬來西亞有望成為東南亞碳經濟的重要參與者。
馬來西亞碳捕捉新機遇!CCUS法案3月送國會,5年投資破3千億
目錄
- 引言:碳捕捉技術成全球減碳關鍵
- CCUS法案3月送國會:監管與政策推動
- 碳捕捉技術發展與馬來西亞優勢
- 國際合作與產業投資趨勢
- 馬來西亞的碳經濟潛力與挑戰
- 結論與未來展望
🔍 引言:碳捕捉技術成全球減碳關鍵
為達成全球淨零排放目標,碳捕捉、利用與封存(CCUS)技術正成為各國減碳策略的重要一環。馬來西亞政府也積極投入相關技術發展,並預計於2025年3月提交CCUS監管框架法案,以推動該國碳捕捉產業的成長。根據TA Securities的預測,馬來西亞碳捕捉領域將在5年內吸引超過100億美元(約新台幣3,200億元)的投資,並成為區域內的重要減碳技術中心。
📜 CCUS法案3月送國會:監管與政策推動
馬來西亞經濟部長拉菲茲(Rafizi Ramli)於2月初表示,政府已進入CCUS法案的最後起草階段,並計畫在3月第一週提交國會審議。該法案的核心內容包括:
- 一站式監管機構:統籌CCUS產業的運作
- 涵蓋完整產業鏈:從碳捕捉、運輸、利用到封存
- 技術標準與合規要求:確保碳封存的安全性與可行性
- 產業支持政策:鼓勵公私合作與外資投入
該法案將為馬來西亞CCUS技術發展提供法規依據,並有望吸引國內外企業參與投資。
🏗 碳捕捉技術發展與馬來西亞優勢
馬來西亞政府於2023年公布的國家能源轉型藍圖(NETR),將碳捕捉技術列為六大脫碳關鍵項目之一,並計畫在2030年前建立三座CCUS中心:
地點 | 預計建設數量 | 年封存能力 |
---|---|---|
馬來西亞半島 | 2座 | 1,000萬噸 |
砂拉越 | 1座 | 500萬噸 |
總計 | 3座 | 1,500萬噸 |
馬來西亞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與完善的油氣基礎設施,特別是在近海地區,適合發展碳封存技術。此外,政府已與多個國際組織和企業簽訂合作協議,為CCUS產業提供更多發展動能。
🤝 國際合作與產業投資趨勢
目前,馬來西亞最受矚目的CCUS投資合作案之一,是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(Petronas)與阿布達比國家石油公司(ADNOC)及英國Storegga公司合作,在Penyu盆地開發碳封存項目。該項目完工後,預計每年可封存500萬噸二氧化碳。
根據TA Securities的報告,CCUS產業的發展涉及以下領域:
- 能源與石化:石油、天然氣企業透過碳捕捉降低排放
- 製造業與重工業:鋼鐵、水泥等高碳排產業可利用CCUS減碳
- 科技與研發:發展碳捕捉、封存及再利用技術
- 綠色金融:CCUS項目可透過碳交易市場創造收益
該報告進一步指出,在政府支持下,未來30年內CCUS產業可望創造20萬個新工作機會,並帶來2,500億美元(約新台幣8兆元)的經濟產值。
💰 馬來西亞的碳經濟潛力與挑戰
🔹 潛力
- 地質條件優勢:適合進行二氧化碳封存
- 油氣產業基礎:可利用現有設施降低投資成本
- 政府政策支持:專門法案與監管單位提供保障
- 國際投資熱度高:吸引外資與國際技術合作
⚠ 挑戰
- 初期投資成本高:CCUS技術涉及龐大基礎建設
- 市場需求與獲利模式不確定:碳交易市場尚未成熟
- 技術發展與監管挑戰:需確保封存的長期安全性
根據政府規劃,若每年能捕捉4,000至8,000萬噸二氧化碳,則2030年前的總投資額可能超過100億美元,顯示出CCUS產業的巨大發展潛力。
📝 結論與未來展望
馬來西亞推動CCUS技術,是朝向淨零目標的重要一步。隨著法案即將進入國會審議,該國有望成為東南亞碳捕捉技術的領導者。雖然面臨技術與市場挑戰,但在政府積極支持、國際合作推動下,馬來西亞有望在未來5年內吸引超過3,000億元新台幣的投資,並在全球碳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。